如果有人问,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一天,你会怎样?这也是我常常想到的问题。尽管还有很多事都没来得及做,很多心愿都没有达成,但我已经不再想这些了,我想我会和我的亲人、好友一起欢度最后的这一天,那应该是节日,绝对不会悲悲戚戚。既没有壮烈的生,何必求壮烈的死?一切在平凡中开始,一切在平静中结束。 在医院,重症病房里,被病痛折磨的人,脸色苍白,当那切入骨髓的疼痛来临的时候,似无数小虫在撕咬每一寸皮肤,万箭穿心,撕心裂肺的哭喊声,让每一个听者感受到生命的痛苦和折磨,与其痛苦地苟活,真的还不如有尊严地死去。这个时候就自然而然想起了安乐死,人的特性,应该是喜欢舒服地活着,也喜欢舒服地死。我觉得,能够实施安乐死是人类文明的进步,这是一种生命质量的完善和保障,感谢它的发明者和实施者,只可惜现在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国家法律上的认同和实施。 生命是美丽的,死亡亦是美丽的。有人因对生的厌倦,而热切地盼望着死神的光临,把那看成是解脱,是超度。庄周梦蝶,庄周是蝶,蝶是庄周,人和蝶已经没有分别。死亡是生的继续,是一种存在方式。 一位作家说: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情,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,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。 所以勇敢的人绝对不会选择自杀,既然死亡早晚都会降临到你的身上,那么何必急于一时? 所有人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过程,即有生的欢喜,必将伴随死的悲戚。可是人们依然对死抱着与生俱来的恐惧,认为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情,唯恐避之不及。 鲁迅作品中曾有这样的描述:大概是有一家显贵,生了一个儿子,皆大欢喜。在给孩子做满月酒的时候,来了许多的亲朋好友,有人说就凭这孩子一脸富贵相,将来一定能够当官的,家人道谢。有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发财,家人道谢。有人说他将来一定会长寿的,家人道谢。有一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死的,结果被痛殴,驱逐出门。其实前面的人说的也许是奉承话,后面的那个人倒说了句真话,因为人将来总有一死。可是,有谁愿听这样的丧气话呢? 当有人破了老命要做某事的时候,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:豁出去了,大不了一死!以表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。软的怕硬的,硬的怕不要命的,谁不怕这不要命的主儿?所以一旦有了破釜沉舟的干劲和决心,一般而言事情就会成功大半。 我认为最可怕的倒不是死亡本身,而是死亡之前的可以预知的即将来临时的一种感受,这足以令任何坚强的人屈服,令任何铁血汉子懦弱。这种情形见得最多的一般是在医院的病房里,当病魔一步步逼近,身体一天天憔悴,什么人生理想,什么奋斗目标,此时都变得很滑稽,而诸如功名利禄、荣华富贵,都似云烟迷雾,对坚实的生命而言显得如此的轻淡,此时唯一的希求就是健康,健康地活着,赛过黄金,健康地生存,贵比钻石。 也许这样说太过于消极,但如果豁达乐观地面世,重庆公墓教你不要太在意个人的悲欢得失,即使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,也坦然面对,便没有什么能令自己耿耿于怀。还是诗人说得好:生如夏花之绚丽,死如秋叶之静美。人生的高境界! |